竹山县2021年财政总决算分析

索引号
011446809/2022-58831
主题分类
财政
发文日期
2022年11月08日 17:23:20
发布机构
竹山县财政局
文号

竹山县2021年财政总决算分析

  

2021年,财政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加大优化支出结构力度,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打细算,牢固树立过“紧日子、苦日子”的思想,平衡好保运转、促发展和防风险的关系,集中财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不折不扣保“三保”,在做强做实财政收入、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加快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重点发力,经济恢复好于预期,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县财政平稳运行。

第一部分 2021年财政运行概况

一、全县财政收入情况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情况

2021年,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213.8万元,同比增长28.3%。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146.9万元,同比增长33.6%,与2019年同比增收273.9万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8.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务部门完成49127万元,同比增长50.1%,增收16388.6万元,2019年同比增长13%;财政部门完成17019.9万元,同比增长1.5%,增收250.2元,与2019年同比下降24%。全县税收收入完成46613万元,同比增长49%,非税收入完成19534万元,同比增长7.2%。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0.5%,首次突破70%,比2020年增长7.3个百分点,比2019年增长7.2个百分点。  

(二)政府性基金完成情况

2021年,共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54185万元,同比下降10%,减收5095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81264万元,同比下降11.2%

  (三)社会保障基金专户收入完成情况

2021年,共完成社会保障基金专户收入102299万元,同比下降13%,减收15300万元;社会保障基金专户支出113861万元,同比增长7.4%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92万元,支出92万元。

二、全县财政支出情况

2021年,全县共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94810万元,同比下降23.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640万元,公共安全支出9651万元,教育支出60647万元,科学技术支出5641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34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1875万元,卫生健康支出46899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5846万元,城乡社区支出5198万元,农林水支出117035万元,交通运输支出21044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296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753万元,金融支出30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129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1935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336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618万元,其他支出9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9590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51万元。

三、全县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一)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财力总来源为511111万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6147万元,上级补助返还性收入6978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97993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60773万元,省财政转贷地方政府债券51322万元(其中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51322万元),上年结余9992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451万元,调入资金14455万元。

2021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总支出为511111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9481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458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30375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385万元,结转下年支出67961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政府性基金财力总来源92834万元。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实现54185万元;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8573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29040万元;政府性基金上年结余565万元;调入资金471万元。

2021年,安排政府性基金支出92834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支出81264万元;债务还本支出704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年终结余453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当年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含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基金。2021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61151万元,支出57547万元,当年收支结余3604万元,年末滚存结余63399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力总来源288万元,其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5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级补助收入11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年结余27万元。

2021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支出288万元,其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92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185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年终结余11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四、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21年期初债务余额为338989万元,其中一般债务276805万元,专项债务62184万元;本年地方政府债务收入为80362万元,其中:一般债务51322万元,专项债务29040万元;本年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3741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30375万元,专项债券7040万元;2021年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381936万元,其中一般债务297752万元,专项债务84184万元。

五、三公经费情况

2021年,全县部门“三公”经费支出(口径为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1185万元,比20201401万元下降15.4%。其中:公务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列支781.82万元,较上年872.99万元下降10.44%。公务用车购置费176.19万元,主要是乡镇卫生院新购车辆12辆;公务车运行维护费605.63万元,比上年687.27万元下降11.88%。主要是因为八项规定后用车减少,车辆维护费正常下降。公务接待费列支403.64万元,较上年528.34万元下降23.6%,主要是因为八项规定后单位接待量相应减少,接待费正常下降。

六、机构人员情况

(一)机构情况

2021年度,纳入本地区部门决算汇编范围的独立核算单位共198个,与上年维持不变。其中,行政单位共64个,本年森林公安合并到公安局。医疗保障局、残疾人联合会、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化和旅游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单位性质经核实由事业单位改为行政单位;人民武装部由行政单位改为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共134个,比上年度减少5个,主要是本年新增红十字会,第二实验小学;港航局合并到交通运输服务中心,台办合并到统战部;医疗保障局、残疾人联合会、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化和旅游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单位性质经核实由事业单位改为行政单位;人民武装部由行政单位改为事业单位。

       (二)人员情况

年末实有人数10602个,较上年增加727个,增幅7.36%,其中:行政人员1810个,较上年增加96个,增长7.1%,主要是文旅局和医保局上年误填为事业人员,本年予以更正。事业人员8776人,较上年增长615人,增幅7.75%,主要是本年单位正常招录。其中事业人员里的参公人员337人,较上年增加80人,增长31.13%。离休人员16人,较上年无变化。     

  

第二部分 2021年财政运行分析

       一、财政收入分析

(一)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21年,财税部门认真分析全县经济发展现状,主动研判财政收入形势,不断克服经济增速放缓、减税降费政策叠加和疫情防控等不利因素,统筹做好财政收入组织工作,不断加强调度,努力把去年负增长的部分补回来,逐步把正常应有的增长追回来,加快恢复财政正常保障能力,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21年,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146.9万元,同比增长33.6%,与2019年同比增收273.9万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8.4%,占拼搏目标任务的100.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务部门完成49127万元,同比增长50.1%,增收16388.6万元,2019年同比增长13%;财政部门完成17019.9万元,同比增长1.5%,增收250.2元,与2019年同比下降24%

(二)税收收入质量显著提升。我县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优先,坚定不移兴产业、育企业、强工业,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因地制宜培植税源,提升税收收入占比,切实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全县税收收入完成46613万元,同比增长49%,非税收入完成19534万元,同比增长7.2%。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0.5%,首次突破70%,比2020年增长7.3个百分点,比2019年增长7.2个百分点;相反,非税收入则同比增幅降低,表明我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收入的整体规范性进一步增强,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

(三)重点行业税收三增两降。2021年全县建筑、水电、金融、房地产、绿松石五大行业纳税同比呈现三增两降趋势。其中,建筑业入库17099万元,同比增长17.6%,金融业入库6992万元,同比下降3.1%,房地产行业入库4879万元,同比增长87.1%,水电行业入库10567万元,同比增长20.1%,绿松石行业入库1196万元,同比下降71.8%。五大行业合计入库税收40733万元,同比增长8.6%。增收的主要因素是有效的疫情防控和一系列经济重振措施效果明显,主要指标逐月回升好转,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大幅增长,部分企业逐步恢复到2019年纳税总量。特别是建筑企业纳税增幅较大,其中,国瑞(湖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纳税1713万元,同比增收638万元,湖北箐荷商贸有限公司竹山分公司纳税334万元,同比增收251万元,竹山县北星河混凝土有限公司纳税323万元,同比增收117万元。征收房产税2088万元,同比增收1712万元;征收契税5687万元,同比增收2655万元。卫浴产业实现税收2656万元,同比增收2587万元。减收的主要原因是落实新增减税降费政策减收3789万元;落实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政策,累计缓缴税费金额达687万元;农商行实施利率优惠和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导致息差减小,投资净收益下降,2021年纳税2588万元,同比减收1804万元,比2019年减收4407万元;湖北嘉麟杰服饰有限公司2020年大量生产防护服,2021年纳税1187万元,同比减收418万元;绿松石行业主要受采矿证权限到期影响,2021年纳税1196万元,同比下降71.8%,减收3043万元。

  

(四)第三产业恢复较慢。2021年,我县税收主要分布在二、三产业,第二产业纳税39569万元,占全县税收收入的52.3%,同比增长21.2%,较2019年增长率高达31.9%;第三产业纳税35714万元,占全县税收收入的47.2%,同比增长48.4%,较2019年下降5.4%,尚未恢复到疫前水平。  

        二、财政支出分析

2021年,财政部门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统筹运用各项财政资金,把做好“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作为财政工作重中之重,分清轻重缓急,科学合理安排财政支出需求。在财政支出管理上坚持民生优先,保障各项急需支出。从严从紧控制“三公经费”、新增支出需求,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2021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4810万元,同比下降23.07%,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21]5号)文件要求,国库集中支结余不再以权责发生制列支。其中:民生支出350844万元,同比下降20.1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8.8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22640万元,同比下降57%;公共安全支出完成9651万元,同比下降4%;教育支出完成60647万元,同比增长4%;科学技术支出完成5641万元,同比增长4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2345万元,同比下降6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61875万元,同比下降35%;卫生健康支出完成46898万元,同比下降增长39%;节能环保支出完成15846万元,同比增长79%;城乡社区事务完成5198万元,同比下降18%。截至12月底,收到直达资金总指标102303万元,共计支出96278.76万元,支出进度为94.1%

(一)强化预算约束,确保平稳运行。2021年,受宏观经济持续下行、新冠疫情反复冲击等因素影响,财政减收增支压力十分突出。通过调结构、压一般等多途径、多措施全力统筹各类资源,确保财政平稳运行。一是强化预算刚性约束,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全年压减一般性支出188万元。二是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调整用于民生事业及其他急需领域,全年累计收回结余结转资金1.2亿元。三是强化项目为王、投资至上理念,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聚焦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等领域,全力争取上级支持,全年累计到位上级补助资金39.1亿元。四是依法依规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4.35亿元,有力保障公共卫生体系、交通、城市、产业园区等打基础、补短板、利长远的重点项目建设。

(二)加大调控力度,聚力保障民生。坚持“保民生、保基本、保生态、保稳定、保发展”基本方针,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将更多财力用于支持民生事业发展。全县民生支出一是坚持人民至上,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经费,积极统筹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资金及各类社会捐赠资金,累计拨付医疗救治、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疫苗接种等相关经费4.3亿元。二是健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投入机制,全年统筹资金9.15亿元,全力支持茶叶、食用菌、光伏、中药材、林特等产业建设,确保就业帮扶、生态补偿、政策兜底保障等惠民政策落实落地,助力乡村振兴工作顺利推进,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三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全年教育支出6.3亿元,同比增长13%。全县教育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与公务员保持同等水平,贫困生资助政策落实落地,23880名困难学生受益。四是强化社会保障,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落实社会救助、就业优先、退役军人服务等社会保障政策,全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1.55亿元、社会救助资金支出1.6亿元。五是支持文旅融合发展,全年文化旅游支出3700万元,同期比增长4%,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我县被列为全省第四批公共文化服务区建设示范县。六是聚力支持城乡一体化,全年累计投入资金10亿元支持核心大城区等城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潘口-五房沟一级路、辕门街老旧城区改造等加速推进,东坡湾-悬鼓洲、十堰路、北大街路改造全面完成,“四好农村公路”通车里程累计达1400公里。

(三)加强财源建设,夯实经济底盘。一是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通过涵养税源稳住实体经济,全年累计减免各项税费3200万元,减免房屋租金249.5万元。二是纾解企业融资难题。综合运用财政贴息、担保、奖补等手段,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流向中小微企业,全县累计提供融资担保贷款3.2亿元,累计拨付财政贴息资金1150万元,支持规模企业及茶叶、食用菌等农业产业发展。三是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县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累计达1927家。四是全力支持园区工业企业发展。落实《支持卫浴汽配规上企业十条措施》《竹山县招商引资政策十条》等优惠政策,精准帮扶实体企业,全年新增规模企业20家,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园区工业总产值预计41亿元,创税1.7亿元。发扬“店小二”精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年累计拨付招商引资企业等各项奖补资金3亿元,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强化风险防控,守牢红线底线。一是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防控。严格落实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做到控制增量,逐步消化存量,全年累计筹措资金化解政府债务4.2亿元。二是积极化解村级债务。制定化债方案,聘请专业机构对村集体“三资”进行审计,全县238个行政村锁定债务3.15亿元,负债10万元以下的行政村实现债务清零。三是致力环境保护。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投入资金2亿元支持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退捕禁捕工作以及“擦亮小城镇”等农村环境整治、污水处理、生态修复项目建设,突出环境问题按期整改到位。

        三、财政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收入增长乏力,收支矛盾日益突出。一是县域财源基础薄弱。我县工业基础比较薄弱,服务业发展不够充分,财税收入增长主要依赖于建筑、水电和金融业。水电行业电站装机容量基本固定,还受到降水量和发电计划的影响,导致行业税收具有“增长有限,减收无底”的特征;建筑业主要依赖于政府大型工程投资;金融业基本饱和,近年来受优惠政策影响纳税不增反降。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方面,我县招商引资工作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企业投产到产生大规模税收效应需要一定的时间。总体来看,县域税源基础薄弱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二是规模以上企业较少。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980家,竹山县只有55家。从统计数据看,全县规模企业数量少、块头小。目前全县“四上”企业 146 家,正常生产经营的“四上”企业只有130 家,停产或半停产“四上”企业达到了16 家。三是财政收入质量不高。2021全县税收收入完成46613万元,同比增长49%,非税收入完成19534万元,同比增长7.2%。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0.5%,首次突破70%,比2020年增长7.3个百分点。虽然税收收入占比在提升,但比重仍然不高,反映出我县经济结构还需再优化。

(二)债务包袱沉重,偿债压力十分艰巨。为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棚户区改造、精准扶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创文明城市等,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过去通过融资平台融资弥补了财政资金不足,随着偿债高峰期到来,加之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增加债务需求以及增支压力削弱偿债能力,未来一定时期债务风险防控任务将更加艰巨。从2020年到2029年我县年均应偿还债务本息约达75000万元(全口径),到期债务偿还占全年可支配财力的比重超过25%。

(三)财政改革有待深化,监管水平需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化和精细化还需提高,预算执行中调整追加频繁、支出进度较慢、预算执行约束力不强的问题仍然存在。财政支出不足与支出浪费并存,资金整合统筹力度还需加大,撒“胡椒面”的现象仍然存在,资金使用绩效不高问题比较突出。

  

第三部分 2022年财政运行展望及建议

一、2022年财政运行展望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四十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及全国全省全市财政工作会议、县十五次党代会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抓牢抓实政治机关建设,牢牢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准确把握财政收入形势,加强财源建设和财政资源统筹,不断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坚持“过紧日子”思想,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充分发挥财政监督检查职能,不断提高财政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建设“经济倍增先行区、绿色发展示范县”,加快构建“56513”产业布局和支持“1+6”专项行动,贡献财政力量。

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1%12%以上。

2022财政预算情况是: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预计42933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预计429330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4181万元,上解支出14516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20633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总收入预计31375万元,支出预计31375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计117704万元,支出预计114418万元。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预计325万元,支出预计325万元。

二、2022年财政工作建议

(一)着力打造实力财政,进一步提高组织收入水平

2022年,要牢牢把握“地方一般公共财政收入达到7.5亿元,增幅13%以上”这一既定目标,坚持量质并举,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提高收入质量和效益上,放在提高财政综合实力上。一是加强税源管理,进一步增强协税护税意识。加大对重点税源和主体税种的监控,配合做好新的税源摸排,督促有关单位加快在建项目工程进度,确保项目早投产达产,早出效益。二是加强招商引税,配合税务部门加强对与外地存在关联方交易的企业进行全面梳理,加强对建筑、房地产等企业总分支机构所得税的征收监管,促进税收回流。三是加强非税收入监管,落实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全面落实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管理,实现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系统与执收单位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四是完善考核奖惩机制,落实协税护税制度,确保收入任务全面完成。

(二)着力打造发展财政,进一步夯实财源经济基础

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找准财政工作的着力点,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推动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努力解决发展难题。一是主动服务实体经济。进一步支持与优化营商环境,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用好用活新设立的2个资金池,确保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奖励资金及时兑现。大力支持“56513”产业,支持推进新型工业,支持发展服务业,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坚持“亩产论英雄”,把财税贡献率作为衡量财源建设的重要指标,对财源项目投入与产出进行跟踪问效,确保把有限财政资金用在关键点上、用在最急需的保障上、用在预期能形成财税回报的项目上。严格落实各项税收减免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二是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做好与省市主管部门对接,积极向上争取财源建设、技改贴息等项目扶持资金,大力支持企业“个转企”“小进规”“退复进”“规上市”,为县域经济持续发展注入活力。三是及早谋划项目,千方百计用足用活政策,充分把握国家和省市政策导向,谋划更多项目纳入省市盘子,发挥政府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四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充分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积极支持担保公司、农担公司等融资平台规范高效运作,发挥产业贷、园区贷等金融产品支农助农社会效益,力争全年为实体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贷款2亿元。

(三)着力打造为民财政,进一步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财政支出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做到有保有压,统筹兼顾,要把党史学教活动的成效体现到为民办实事上来,集中财力办大事要事,确保县委重大项目、重点工作、民生工程资金兑现,兜住“三保”底线。

一是继续加大“三农”投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优先保证公共财政支农投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支持农村公益事业。支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认真贯彻落实各种涉农政策,加强补贴资金和农村“三资”监管,减轻农民负担;持续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好土地确权煞尾工作,加大乡镇农经业务培训力度,积极推行村级财务第三方代理记账工作。农经工作头绪多、任务重、责任大,需要各乡镇财政所的同志们同心同向,奋力推进。

二是继续加大民生保障投入,持续改善民生福祉。落实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资金需要,千方百计把民生资金管好用好,增强民生政策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保障常态化疫情防控资金需求,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困难群众救助政策,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公共就业服务的支持力度,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完善不同教育类型的财政支持政策,努力做好教育建设资金保障,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高,切实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推动文化、体育、科技事业繁荣发展。支持法制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促进各类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三是继续倡导厉行节约,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进一步强化“节支就是增收”的理念,坚持节俭办事,开源节流。严格执行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等管理办法,带头自觉遵守财经纪律。

  (四)着力打造效率财政,进一步强化科学精细管理

一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坚持量力而行、精打细算,增强预算支出的均衡性,提高预算执行的约束力。大力推行第三方中介机构参与绩效评价、评审工作,充分发挥财政评审的定量基础和技术支撑作用,强化评审结果运用,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完善专项资金绩效预算目标管理,健全项目支出管理办法,使专项资金使用更加规范、有效。

二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认真落实省、市要求,完善债务管理办法,严控增量,化解存量,努力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稳步推进村级债务化解,确保如期实现村级债务化解目标。

三是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加大对重大政策执行、重大改革措施落实、《预算法》和《会计法》等重要财政法律法规实施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对单位预算编制、执行和专项资金、非税收入等财政重点资金实行有针对性的轮查制度,严肃财经纪律,确保各项财经纪律执行有力。

四是加强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强化预算执行全过程监控,严格落实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进一步规范专户管理和直达资金管理,加快直达资金拨付进度,切实发挥直达资金惠企利民作用。

附件:竹山县政府决算公开.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