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2021年度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索引号
011446809/2022-58859
主题分类
财政
发文日期
2022年11月08日 15:29:07
发布机构
竹山县财政局
文号

竹山县2021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开展情况

一、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目标编制质量明显提高。2021年,财政部推行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为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有效运行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保障,对预算编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预算绩效目标编制质量,组织预算部门采取现在集中办公的方式,现场指导预算绩效目标编制、编报、上报、初审、审核上报工作,收到较好效果,绩效目标编制质量明显提高。同时,对新增支出达到50万元以上的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对评估通过的项目,才能纳入项目库。对新增的专职网络员经费、城关镇社区工作经费两项支出开展了事前绩效评估,评估金额418万元。

(二)财政支出资金绩效评价力度进一步加大。各预算部门单位对2020年度县级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和部门整体支出情况进行绩效自评,要求单位对照全年绩效目标,对财政资金支出情况进行真实、准确、客观的评价。按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查漏补缺,及时整改纠偏,并把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安排2022年部门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进行应用。全县共上报451个项目自评报告、100个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评价项目资金9.59个亿,单位自评面达到100%,覆盖县级预算安排所有财政资金。通过绩效自评提高单位使用财政资金的绩效意识,也为2022年财政预算编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三)财政重点支出绩效再评价效果显著。今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对2020年度统筹资金支持精准扶贫资金资金、2020年老旧小区改造资金2个项目、双台乡政府、柳林乡政府、县行政审批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农业农村局等2个乡镇、3个预算部门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情况进行了绩效评价,评价资金达到14.23亿元,资金额度是本级项目支出的1.48倍,较去年增加了1个多亿。

(四)预算绩效目标监控实现本级财政支出全覆盖。9月出台了《竹山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21年度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运行监控工作的通知》竹财绩发[2021]1号,对1-8月份全县所有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运行情况进行监控,监控资金达到10.8亿元,占本级预算项目支出的100%同时要求预算部门在申报2022年部门预算时,将2021年度项目绩效目标填报《项目支出绩效监控表》,绩效目标运行情况作为2021年该预算项目保留、整合、调整和取消本项目或者增加、减少项目预算资金的依据,直接与预算安排相结合,效果明显。同时,对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较差的预算结余资金部分进行了收回,共回收资金767.84万元。

(五)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效果更加明显。2021年,对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进行了有效应用:一是对预算绩效自评报告邀请县人大、县审计局参加组成专家组对第三方再评价报告进行打分,对报告质量进行评级。评级结果作为付费和来年是否有资格参加我县绩效评价工作的参考依据。二是要求专业股室结合2021年本项目绩效监控情况,在2021年部门预算编制一上时,作为该项目是否纳入项目库的重要依据,并进行了合理应用。三是在向人大上报预算、决算时,选取部分重大项目绩效目标及评价报告,作为附件。四是在县政府门户网站上进行了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五是对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以文件形式将问题列为清单,要求单位整改,并将整改结果报送县财政局备案。

二、主要成效与不足

(一)主要成效。一是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已初步形成。二是部门预算编制更加科学规范。在编制部门预算时,以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实现来定预算资金金额,预算绩效目标成为单位争取财政资金的主要依据,有利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了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准确性。三是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将部门预算与部门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有机结合,并进行跟踪问效,有利于整合财政资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减少财政支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预算的透明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四是通过完善系列绩效管理制度,让绩效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为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存在的不足。我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经过近年来的推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上级工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一是部门绩效理念不强。部分单位在财政资金分配使用过程中,存在“重安排、轻监督;重争取、轻管理;重使用、轻绩效”的问题,对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绩效管理的理念没有有效形成。二是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大部分单位把绩效管理工作实到财务人员头上,单位内部没有建立绩效评价协调机制。加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覆盖面广、专业性强,相关工作人员缺乏系统学习和培训,难以做到程序规范、管理科学和绩效显著。三是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尚未完善。预算绩效评价中很多内容难以量化,导致预算绩效管理指标很难设定,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评价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是当前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难点。四是评价结果运用不充分。受评价体系科学性、评价机制合理性的限制,形成的评价报告质量参差不齐,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有待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追责问效机制还不完善,绩效评价结果未能与预算编制完全结合,绩效评价结果没有得到充分运用。

三、意见建议

明确责任,强化预算绩效意识。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优化完善工作机制,理顺财政和业务主管部门权责,压实财政部门监督管理责任和部门单位预算管理责任,以责任落实推动绩效管理。二要建立健全部门联动工作机制。财政、审计和预算部门要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中各尽其责、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加大绩效管理考核力度,强化绩效监督问责。将预算绩效结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范围和干部考核体系,并纳入县政府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建立考核结果通报、公示制度。审计部门要依法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审计监督,对发现的预算绩效管理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要及时移交,并回馈检查处理情况。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对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加大绩效管理向社会公开力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增强社会公众参与度和关注度。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请相关专家、学者到我县来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业务培训,通过培训引导各单位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关注财政支出资金的产出和结果,牢固树立“讲绩效、重绩效、用绩效”、“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