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1101057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011446809/2022-36244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日期
2022年07月22日 10:06:24
发布机构
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管理局
文号

程钱英、张长安、姚磊、徐自铭、胡光才、朱德旺、石志强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堵河源保护区建设发展情况

一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柳林乡、官渡镇及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堵河源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一核两带三区”空间布局和“一体系三驱动”产业布局,团结奋斗、克难攻坚,生态保护成效显著、绿色发展推进有力,为生态竹山、美丽竹山建设积极贡献力量。

1.坚持保护优先,生态保护成效显著。始终坚持保护优先方针,提请县政府出台《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联合官渡镇、柳林乡制定出台《关于对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森林防灭火)实行网格化管理的通知》,在保护区设立2个一级网格(局乡),15个二级网格(站、村),207个三级网格(兼职管护员、生态协管员),1985个四级网络(农户),按照“一张图、一张网、一个标准”网格化管理模式,对区内自然资源和7980人常住人口实行“全方位、无死角、包山头、包户头、包人头”规范化管理;同时,主动出击严厉打击乱捕乱猎、滥采滥伐等违规违法行为,“十三五”期间共办理各类林业行政案件230余件,处理290余人次;制止违法行为100余起,收缴野生动物活体10余只放归大自然。自保护区成立以来,一直保持无重大森林火灾、无重大涉林违法案件记录。

2.统筹绿色发展,民生福祉大为改善。落实惠民政策,积极争取天保(生态公益林)提标扩面,补偿面积由最初的4.2万亩扩大至2021年的63万亩、实现了保护区有林地全覆盖,补偿资金由每年的32万余元增加至900余万元,同时结合精准扶贫积极落实生态护林员政策,仅2020年就有300名群众(含贫困户)享受生态护林员政策。推进产业升级,在保护区内全面推广烟叶以煤(电)代柴烘烤技术和烟杆回收利用,年节约木材近3万立方;积极利用专业技术优势,在保护区内开展红豆杉无性繁育和大鲵繁育技术研究,并逐步向农户推广;大力引导区内农民利用高山优势发展绿色产业,因地制宜培育养蜂、中药材、林果等特色产业。

3.强化项目支撑,基层基础全面夯实。完成了中央投资1650万元的保护区规范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建5个管理站、5个管护点、4个哨卡全部投入使用,通往保护区各管理站、点、卡道路全部贯通,栽植界碑13个、界桩250块、标示牌100块、防火警示牌50块、大中型宣传牌56块,添置巡护摩托5台、巡护艇1艘、无人机5台,新建防火物资库5个,配置一批监测、办公、防火设备。积极争取省林业局信息化建设和能力建设项目,在百里河口、蒲溪桥等建成28个野外视频监控、11处卡口语音警示和3处“防火码”等监控设施,实现关键区域全天候实时监控,为执法监管、森林防灭火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常态化运用视频监控、无人机、设备终端等等开展日常巡护监测,联合乡镇组建森林防灭火应急分队,每年开展森林防灭火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

4.推进科研监测,科普宣教取得实效。联合专业院校在保护区内建立了大样地2个,动物监测样线2条,气象监测站5个,有害生物监测样地3个,启动了野生动物本底调查和植物梯度样地调查工作。加快推进红外相机监测工作,累计投放红外像机458台次,累计拍摄图片4万余张、视频1.5万余个,监测到的《黑熊》《毛冠鹿》《野猪》等10期视频亮相央视“秘境之眼”栏目;成功举办了竹山县第一届红外相机监测技能大赛,在神农架国家公园举办的2020年度红外相机影像评比活动中荣获多个奖项。加大科普宣教力度,通过开展“生态课堂”进校园、“您祭祖我送花”等主题活动,“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生物多样性日”等专题宣传,生态保护政策法律“宣教月”集中宣教,入山巡林、入村巡事、入院巡户“三入”和生态知识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村(组)“四进”常态化宣传,推动生态文明理念、生态保护法律制度、生态家园创建等政策措施深入人心,群众生态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十三五”期间,累计出动宣传车65台次,举办各类专题宣传活动30余场次,开展专题授课50余课时,制作发放宣传图册1500余套,为群众发放环保宣传纸杯20余万个,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学习强国、湖北日报、十堰日报、今日竹山等媒体刊载宣传报道200余篇。

5.实施区域合作,联保联防深化巩固。与神农架国家公园、大九湖镇和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签订联保联防协议书,定期互访并建立信息共享、协同处置工作机制,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共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防火、打击犯罪等工作,并创新性实现与神农架国家公园互聘护林员。2018年,加入由神农架国家公园发起的“鄂西渝东毗邻自然保护地联盟”,深入开展交流合作、共同推进项目实施、务实推进人员培训,实现互学互助、共同提高;加入联盟以来,累计实施GEF大神农架微科研项目4个,先后派员20批次150余人次参加无人机、生态宣教、观鸟赛等培训活动。2020年,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我县成功举办了“鄂西渝东毗邻自然保护地联盟”第三届会议,与神农架国家公园等周边6个自然保护地达成“合作共商、资源共管、安全共建、信息共享”共识,进一步展示了竹山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扩大了影响力、提升了知名度。

6.全力以赴整改,环境问题实现“清零”。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的精神,对突出环境问题照单全收、全力以赴推进整改。截至目前,“绿盾行动”反馈堵河源保护区118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并批复销号。整改期间,县委、县政府筹资1个多亿对堵河源保护区缓冲区、核心区7座水电站永久关停拆除(拦河坝、发电机组、配电柜、低压室、高压室、中控室、升压站、上网线路已全部拆除到位),对实验区10座小水电站全面整改(开展生态流监测等),并对电站库区裸露地段实施了人工造林生态修复。

7.推进区划调整,拓展发展空间。坚持可持续发展,努力破解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按照“面积不减少、强度不降低、性质不改变”原则,在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过程中,积极向上争取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划调整,实现群众生活发展空间优化、生态保护空间拓展双重目标,目前调整方案已进入国家审查程序。结合保护区功能区调整优化积极争取洪大路(柳林乡洪坪—神农架大九湖)改扩建工程,助推路网结构优化、巩固秦巴山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森林防火和灾害救援能力,评审专家组于2021年9月到保护区进行了实地考察评估。

二、存在问题

回顾过去,堵河源自然保护区一步一步成长壮大,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从县级到国家级,各项工作步入正轨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和属地乡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更离不开保护区内8000余群众的理解和参与。多年来,保护区管理局与柳林乡、官渡镇党委、政府建立了紧密、顺畅的工作联系,特别是在管护站建设管理、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生态公益林兑现、森林防灭火、疫情防控、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方面,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建立了良好的合作、结成了深厚的友谊,为保护区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凝聚了工作合力。但在工作中还存在不足之处:在发展思路、发展规划、政策争取等方面对接还不够,思想还没有完全统一;在工作配合上还有短板、沟通还不够充分;导致保护区内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还不够协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堵河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县自然资源最丰富、最独特的地区,也是我县生态建设的主阵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做好“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两篇文章是主要任务,也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落实我县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全力建成“经济倍增先行区、绿色发展示范县”的具体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围绕“资源共护、发展共促、信息共享、社区共建、风险共防”五个方面重点任务,进一步与乡镇党委、政府加强对接,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保护与发展协调统一,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资源共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最好的品牌,无论是享受保护成果,还是争取生态补偿,还是推进生态产业发展,都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做基础。在思想认识上,要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的方针,对保护生态安全、打击涉林违法问题要高度统一、态度坚决;在工作体制上,要将“林长制”与“网格化”管理体系深度融合,进一步织密织牢资源管护网络,形成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新格局;在工作机制上,要建立常态化沟通和协同制度,进一步密切工作联系、加强协作配合,营造良好环境、凝聚工作合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深化在资源监管、生态公益林管护、森林防灭火、打击违法、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共同把资源保护好、把生态建设好。

发展共促。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是群众的现实需求,也是我们的主要职责之一,但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保护区的发展与其他地区的区别,树立“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推进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概括来讲,就是保护区的发展“政策允许的放手去做、政策不允许的自觉不做、政策模糊的积极协商争取”,在这个共识上做好发展思路、发展规划、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对接,用一个方案指导、一个蓝图指引,消除杂音、扫除障碍,凝心聚力搞发展。当前,要重点推进堵河源保护区功能区划的优化调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拓展发展空间;要做好“洪大路”改扩建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尽快启动实施;要加速推进神农架国家公园建设,借鸡生蛋,运用好“神农架”这个品牌;要共同研究特色产业、旅游产业、重点项目等发展规划,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信息共享。堵河源保护区与柳林乡、官渡镇本就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是不分你我的关系,在日常工作中产生误会和争议,源自于彼此的不了解、沟通的不顺畅。既然是一家人,就要团结一心、直言不讳,要做到言行一致,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伸出手就是一个拳头,不互相拆台;要做到互相尊重,在重大问题上及时通气、会商研究,在常规工作上及时安排、主动配合,不各自为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强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实现班子与班子之间、领导与领导之间、干部与干部之间的多方沟通、充分沟通,增进互信、加深感情,更好的推进工作开展。

社区共建。引导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管理,是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特别是推进“网格化”管理体系后,保护区社区共建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在生态公益林管护、野生动物损害补偿、村庄环境治理、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下一步,我们将建立完善社区共管共建机制,组建社区共管委员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加强沟通会商、协作配合,共同推进资源保护、基础设施配套、环境综合整治、绿色产业发展等工作,切实改善保护区群众民生福祉;认真落实生态公益林、生态护林员政策,配合乡镇、村完善生态公益林资金使用和监管,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和整合力度,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开展示范保护区绿色发展试点创建,结合国家公园建设积极争取入口社区和特色小镇建设政策,在保护区内选择1-2个重点村开展绿色发展试点创建,因地制宜编制完善发展规划,力争用2-3年时间打造成为保护区绿色发展、社区共建、乡村振兴的示范和样板;探索通过财政购买保险方式建立野生动物损害补偿机制,切实解决突出矛盾。

风险共防。无论是乡镇,还是保护区管理局,我们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无论是开展生态保护,还是推进绿色崛起,我们的发展目的是一致的。在堵河源保护区这块特殊的土地上,在共同的奋斗道路上,我们要共同守好资源安全防线,扎实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火灾;共同守好生物安全防线,扎实做好疫源疫病和外来物种防治工作,确保不发生较大疫情;共同守好安全生产防线,扎实做好火灾、水灾、电力、交通、建筑、冬季取暖等各方面安全防范,确保不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共同守好依法行政防线,对乱砍滥伐、乱捕滥猎,乱采滥挖、乱搭滥建等违规违法行为“零容忍”,坚决依法依规查处到位,确保不发生较大涉林违法案件。

最后,感谢你们提的宝贵提案,请你们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堵河源保护区工作。

                                                            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22年5月25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