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报告年度),共完成审计项目34个,查出各类问题资金111552.48万元,其中:管理不规范资金100811.37万元、应上缴财政资金6880.17万元、应归还原渠道资金1100.8万元、应调账处理资金2760.14万元。
一、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2020年度,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575344万元,支出总计565352万元,结余9992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94057万元,支出93492万元,结余565万元;全县社保基金收入116713.94万元,支出109108.54万元,当年结余7605.4万元,累计结余81567.68万元;全县国有资本经营收入327万元,支出300万元,结余27万元。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编制不够精准,预算管理精细化程度还需提高,少编列财政预备费;
2.部分非税收入未及时解缴国库;
3.财政资金未及时下拨结存滞留;
4.超预算支出现象仍然存在。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会计基础薄弱的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单位仍未实现会计电算化;部分单位会计核算不及时、不规范,内部控制不严;部分报账制单位报账不及时,财务核算严重滞后;
2.存在少发、多发、重复领取、死亡人员继续领取高龄补贴等问题;
3.预算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存在往来账款清理不及时、扩大开支范围、挪用专项资金、滞留资金等问题。
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2020年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审计发现的问题:
1.资金分配管理方面:(1)新增财政资金未按要求及时录入预算指标系统;(2)新增财政资金管理监控系统信息反映不实;(3)抗疫特别国债资金未及时编制预算调整方案报县人大常委会审批;(4)抗疫特别国债资金超过规定时限未批复到具体执行单位和项目。
2.资金支付使用方面:(1)抗疫特别国债垃圾、污水整治项目资金安排不合理,影响项目资金拨付使用进度;(2)部分新增财政资金未直达受益企业和个人。
3.直达资金监控系统管理方面:竹山县“直达资金监控系统”手工录入,未实现指标信息数据自动采集和传输功能。
(二)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审计发现的问题:2020年元月至2021年4月,竹山县落实增值税降率、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所得税减免、阶段性免征社保费等减税降费优惠政策措施,共减税降费13692.99万元,其中:减税降税6546.51万元、减费降费7146.48万元。审计发现存在应退未退社保费及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及利息、应征未征社保费等问题。
(三)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审计发现的问题:部分单位存在安排部署不及时、政策落实不到位、服务效果不明显,监督检查不力等问题。
(四)2020年度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审计发现的问题: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的长效机制还未完全建立。
(五)2020年度重点项目投资落地及重点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发现的问题:发现部分重大投资项目未及时办理竣工结算、抗疫特别国债支付不及时等问题。
四、重点民生项目和资金使用管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社保基金审计发现的问题。省审计厅派出审计组对全市2020年养老保险和医保基金进行了审计,延伸审计竹山县发现以下问题:
1.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环节存在不足。城乡居民保险县级财政补助资金未到位308.05万元;少核定17家单位145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1.59万元;9名重度残疾人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4家事业单位未完成实施准备期清算工作,资金挂往来593.17万元。
2.违规发放养老保险待遇。违规向34名不符合条件人员支付养老保险待遇9.56万元。
3.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管理不够严格。养老保险基金存放未执行银行存款优惠利率;企业欠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县财政专户社保资金利息未及时分配;2018年以前村主职干部参保缴费补贴结余闲置未发挥效益;未及时清退21名已死亡1年以上人员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沉淀资金1.67万元。
4.医保基金运行监管存在漏洞。因系统不完善、审核把关不严等原因,向1名异地就医人员重复支付医保基金0.59万元;向8名已死亡人员支付医保待遇0.17万元;20家定点医疗机构因违规收费,导致多支付医疗保险基金23.28万元;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管不到位,1家民营医院存在药品进销存不真实,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为后期手工输入,住院人员信息不实等问题。
(二)移民资金审计发现的问题。市审计局对潘口、小漩、龙背湾3个水电站建设征地移民补偿安置资金进行了专项审计,发现以下问题:
1.土地补偿费管理不规范,存在未建立集体资金台账,未按时结算、应付未付土地补偿费(集体部分);
2.移民资金管理不规范,存在挪用和长期挂账现象。
(三)医疗耗材加成专项审计发现的问题。按市审计局安排,对竹山县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医疗耗材加成政策执行情况、医疗废物处置代收代缴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发现以下问题:
1.医疗耗材加成政策执行方面:3家医院违规收取医疗服务费;1家医院违规收取耗材加成。
2.医疗废物处置代收代缴方面:存在结余医疗废物处置费、违规加收病人医疗废物处置费的问题。
(四)竹山县公共停车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的问题。一是在收费政策执行方面:存在3家单位无依据收取停车费用;4家单位停车场在县发改部门批复后应收未收停车费等问题。
二是在管理方面:发现2家单位未履行政府采购程序将停车场服务与管理业务发包给物业管理单位及安保服务单位;3家单位未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应缴未缴财政专户;3家单位收费系统数据管理不规范;1家单位物业合同执行不严谨多支付服务费;1家公司收取停车费收入上交不及时;桥头停车场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五)易地扶贫搬迁等重点建设项目审计发现的问题:一是在基本建设程序方面:存在17个易迁项目未取得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手续;11个易迁项目招投标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二是建设投资管理方面:存在多计多列工程款、工程造价结算不及时,严重滞后影响竣工财务决算等问题。三是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方面:存在超付工程款、部分资金未纳入易迁专户核算、违反合同约定提前支付工程款等问题。四是在工程绩效方面:13个乡镇易迁房存在空置现象。
五、自然资源资产及生态环境保护审计情况
审计署武汉特派办开展我县2020年生态环保资金审计,县审计局开展麻家渡镇、上庸镇、大庙乡、柳林乡4个乡镇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发现以下问题:一是土地资源方面:存在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任务未完成、用地手续不规范等问题。二是林业资源方面:存在退耕还林还草资金和项目不规范、未经许可采伐林木、违规占用林地发展光伏产业等问题。三是水资源管理方面:存在“河长制”公众参与机制不够畅通,宣传力度有待加强;未建立船舶安全管理制度等问题。四是生态环保设施方面:存在垃圾填埋场项目未开工建设、垃圾中转站闲置未投入使用、垃圾填埋场运行管理不规范、乡镇污水处理厂存在低负荷运转或不能正常运转、主管网污水收集运行维护不到位、污泥处置不规范、污水处理设施管护不到位等问题。五是农村环境整治方面:存在秸秆燃烧问题屡禁不止、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有待加强、敞口垃圾池未完全取缔,集镇垃圾临时堆放点未进行无害化处理,部分村组垃圾清运不及时,分类垃圾箱放置不够规范,部分“厕所革命”工程建设质量不高、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六、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对文峰乡、柳林乡、麻家渡镇、上庸镇、水利和湖泊局、卫生健康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司法局、原档案局、原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县一中等12个单位14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1.超预算支出和挪用专项资金现象仍然存在。9个单位超预算支出531.7万元;5个单位挪用专项资金494.48万元。
2.债权债务清理不及时的现象比较严重,7个单位债权债务长期挂账20456.87万元。
3.资产管理、账务处理方面存在问题。账务处理、固定资产登记、专项资金拨付、公务接待、发放绩效考核及公务员奖励不规范等问题较为突出。
七、加强财政管理的建议
(一)大力培植新兴财源,夯实财政发展基础。抓实产业培育,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培植新经济增长点,夯实财政增长后劲,提升财政收入质量。建立结余结转资金收回和盘活的长效机制,全面清点“家底”,加大力度清理、收回,积极盘活各类沉淀财政资金。
(二)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积极推进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健全预算支出标准体系,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压减无效低效开支,切实提高财政支出绩效。坚持“先有项目再安排预算”原则,加强项目动态监管,促进项目实施良性循环。
(三)严肃审计问题整改,完善审计结果运用的长效机制。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的意见》。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做到问题不整改不放过、整改不全面不放过、问题不销号不放过。完善审计整改问责机制,对屡审屡犯、落实整改不力、虚假整改的要严肃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