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3日,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王丽媛在县政府会议室主持召开县十八届人民政府第55次常务会议,集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有关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关于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的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听取全县安全生产、防汛救灾、地质灾害防治、尾矿库安全监测防范、绿色矿山建设、7月份大额财政资金使用等工作情况汇报,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审议《竹山县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送审稿)》《茶叶产业专项合作协议(送审稿)》等相关工作方案和协议;研究划拨邓坪污水处理厂等3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有关工作。现纪要如下:
一、学习乡村振兴相关法律和文件精神,听取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会议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央农办财政部关于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湖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强省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意见》《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帮扶工作机制的通知》《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会议强调,各乡镇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推进乡村振兴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意义,大力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会议要求,要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四个不摘”,紧盯薄弱环节,建立完善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长效机制。要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做好“三类对象”认定,确保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动态清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要促进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优化产业资金投入,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发挥特色产业带动效应;用好小额信贷、消费帮扶、扶贫车间、公益岗位等政策,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加强劳务输出对接,支持脱贫人口创业,帮助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要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加快安置区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安置区治理水平,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融入,逐步能致富。要强化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继续保障财政投入,已纳入项目库的项目要尽快开工实施,对完工的项目及时组织验收,加快项目资金拨付进度,提升资金管理水平。要抓好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切实做到概念、权属、责任、任务4个清晰,做好资产台账,落实管控责任,加强监督和运营管理,确保持续发挥效益。要扎实做好后评估考核准备,按照省、市工作要求,全力抓好巩固脱贫成果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确保在中央后评估和省成效考核中达到优秀等次。
二、传达学习李克强总理关于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的讲话精神,听取全县安全生产、防汛救灾、地质灾害防治和尾矿库安全监测防范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会议强调,安全生产是天大的事,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李克强总理关于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的讲话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守牢安全生产红线、底线、生命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会议要求,要将“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行业、管业务、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工作职责和运行机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失责追究、安全生产离任交接和安全隐患有奖举报等制度,坚决担实扛牢安全生产责任。要坚持预报在先、预警在先、预案在先,建强安全生产统一调度平台、防汛救灾统一指挥平台,加快建设安全生产信息化监测预警系统,组建“专干、精干、高效”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备足应急救援物资,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发现灾情险情征兆要果断决策,迅速行动,做到忙而不乱、有力有序,进一步提升应急救援处置能力。要增强忧患意识,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加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做到心中有数、实时监管,堵住一切安全漏洞,坚决打好防风险除隐患攻坚战。要把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恢复生活生产的各种需求,确保每户群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出行畅通、供电正常;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驻村工作队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鼓励群众坚定信心,带领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坚决打好打赢灾后重建这场硬仗。
会议议定:
(一)关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由任卓同志牵头,一是组织县财政、应急、水利、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加大对上资金争取力度,统筹不低于1000万元资金用于全县灾后恢复重建。二是对因灾倒损房屋农户,要逐个摸排,明确补助标准,加快组织实施。
(二)关于防汛设施补短板工作。由任卓同志牵头,组织县水利、应急等部门,优化各乡镇气象监测点位、修复或更新监测设备,据实增设潘口电站以下堵河沿岸高音喇叭等预警设备,切实提升灾害风险预警能力。
(三)关于尾矿库治理工作。由周乾隆同志牵头,组织县自规、发改、应急等部门,迅速开展全面排查,尽快谋划治理项目、制定出台治理方案,加快组织实施,确保尾矿库安全。
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重要指示精神,听取全县农村厕所革命推进情况汇报,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会议指出,“十三五”时期县发改等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发扬钉钉子精神、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推动我县农村厕所革命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工作成绩值得肯定。
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情系民生,高度重视厕所革命,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十四五”时期要继续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为我们做好相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各乡镇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迫切需要,必须认真谋划、有序安排,科学引导、扎实推进,切实把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会议要求,要把农村改厕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行动,扎实抓好规划设计、技术模式、支持政策、管护机制等工作,注重完善配套设施,推动厕所革命取得更大成效。要注重因地制宜,突出群众主体,坚持建管并重,引导农民自觉参与改厕,完善农村厕所后续管护机制,确保农村厕所长效常态使用。各乡镇要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重要任务纳入议事议程,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形成工作推进整体合力。
四、审议《2021年竹山县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工作举措(送审稿)》
会议强调,城市是群众居住生活的重要场所,城市建设关乎群众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8月15日县政府城市建设和文化旅游工作专题会议精神抓好贯彻落实。
会议要求,要坚持规划先行,按照“一核两带三区”的空间布局,围绕产城融合、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目标,充分考虑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功能特点等编制好城市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努力把我县打造成宜居宜业幸福城、“两山”理论先行区、三产融合示范区。要注重融合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我县生态资源禀赋,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优势,把项目当景点建,把城区和集镇当景区建,推动城市建设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宜居品质。要提高管理水平,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健全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加快建设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健康城市,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认同感、归属感。
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2021年竹山县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工作举措(送审稿)》,由县发改局负责,充分结合县委第十四届十四次全体会议精神,按照会议讨论意见,认真修改完善后,按程序发文。
五、审议《竹山县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送审稿)》《竹山县国有资产资源整合实施方案(送审稿)》
会议强调,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是理顺国资企业体制机制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各乡镇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坚定信心,蹄疾步稳,深化县属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监管模式和内控机制,聚焦主责主业、做强做优做大,助推竹山高质量发展。
会议要求,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的重要指示,把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和完善企业治理统一起来,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按照“聚焦主业、功能相近、以资产资本为纽带”原则,加快整合资源类、经营类、产业类、公益类等资源资产,依法依规注入,壮大国有企业底盘。要完善国资国企监管模式和机制,处理好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加强企业内控管理,提升项目决策、资金管理、风险防范科学化水平,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要稳妥有序推进人员管理、薪酬待遇、考核评价等分类改革,加大市场化选聘力度,完善任期制、契约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培育企业文化,充分激发国有企业活力。
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竹山县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送审稿)》《竹山县国有资产资源整合实施方案(送审稿)》,由县财政局(国资局)负责,按照会议讨论意见修改完善后,报县委审定。
六、审议《茶叶产业专项合作协议(送审稿)》《香菇菌类产业合作协议(送审稿)》,安排部署农担产业贷有关工作
会议强调,做好农担产业贷工作,是破解“三农”和乡村振兴发展资金瓶颈的创新之举,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担当作为,积极衔接、简化程序,充分发挥金融资金杠杆撬动作用,推动农担产业贷工作在我县全面铺开。要按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农担产业贷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做好“茶叶贷”“香菇贷”的基础上,围绕养殖业、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文化旅游等,进一步谋划包装贷款项目,力争年底前贷款资金规模达到3亿元以上。要建立健全农担产业贷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严格执行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引导各贷款主体合法经营、做大做强,推动农担产业贷健康良性发展。
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茶叶产业专项合作协议(送审稿)》《香菇菌类产业合作协议(送审稿)》,由县财政局(经管局)负责,按照会议讨论意见修改完善后,按程序签订协议。
七、听取全县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审议《竹山县绿松石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方案(送审稿)》,安排部署相关工作
会议强调,丰富的绿松石等矿山资源,是竹山的宝贵财富、潜力所在。各乡镇各部门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化思想认识、树牢保护意识,强化责任担当、认真履行职责,全力打造安全矿山、绿色矿山。要科学编制修复规划,统筹考虑生态、人文等因素,对每一座山体进行认真踏勘,提高规划科学性、前瞻性,切实维护规划的刚性权威。要坚持依法治山,做好部门联动,县生态环境、住建、林业、自规等部门要强化整体思维、发展思维,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竹山县绿松石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方案(送审稿)》,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按照会议讨论意见修改完善后,按程序行文并加快组织实施。
八、研究划拨邓坪污水处理厂等3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工作
会议审议并同意划拨邓坪污水处理厂等3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依法依规组织实施。
九、听取全县2021年7月份大额财政资金使用情况汇报
会议通报了全县2021年7月份大额财政资金使用情况。
出 席:王丽媛 周乾隆 胡黎丽 肖 海 杨明章
任 卓 高 斌 刘集华 潘世荣 杨德远
方显春 刘甲华 董 军 冯 波
列 席:县人大办方荣华,县政府办胡光凯、张勇、冯程、陈太平,县政协办陈涛,县纪委监委机关杨海婧,县委组织部王保森,县发改局刘忠志,县科技和经信局李晓黎,县司法局郭裕,县教育局毛光卫,县财政局陈泓、张富勇、梁发明,县人社局操亚,县住建局伍盛国,县水利和湖泊局储勇,县农业农村局顾明祥,县文旅局胡吉政,县卫健局黄勤,县应急管理局柏林,县审计局朱爱民,县市场监管局张彬才,县医保局毛明辉,县乡村振兴局明昌根,县城管执法局冯家斌,县林业局邵斌,县生态环境局余建平,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汪彦斌,县兴竹集团公司张宜源,县投资公司沈风荣,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心李长群,县绿松石产业服务中心田胜国,县消防救援大队王晓伟,县公安局陈明,县民政局陈伟,县交通运输局周智鹏,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章伟、杜达国。
竹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9月1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