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竹山县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
《竹山县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4年10月23日
竹山县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
根据《省发改委关于印发湖北省加快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鄂发改民航〔2024〕211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十政办发〔2024〕17号)精神,为推动我县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目标
按照有人机、无人机“两翼齐飞”、先试点示范后全域推广的工作思路,构建全县低空经济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山区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县。到2027年,全县低空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产业体系基本健全,应用场景丰富多元,低空经济产业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构建全域覆盖、智能融合、功能完善的低空基础设施。综合考虑发展需求、规划布局和运营效益,建设规模适度的低空基础设施。2027年以前,建成覆盖全县各乡镇、村、景区的有人机临时起降点和无人机起降场、起降点及1个A类飞行服务站,机场配套设施基本完善,低空经济产业园建成投用。
—形成基础坚实、链条完整、协同发展的低空产业体系。通用机场使用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有人机低空飞行、低空服务等通航产业链基本形成,无人机研发制造、寄递物流、场景应用等相关产业链逐步完善。到2027年,争取招商引进低空经济相关企业20家以上,培育聚集产业链相关企业50家以上,产业规模达50亿元。
—打造需求牵引、开放创新、丰富多元的低空应用场景。围绕物流配送、短途客运、旅游消费、飞行培训、应急救援、农林生产、社会治理等领域,拓展多元化低空应用场景。到2027年,建成5个以上物流和文体消费标杆场景,智能化无人机公共服务全面启用,开通一批直达周边主要城市的有人机客运航线、无人机长途货运航线、县域内或跨县域的低空旅游路线,启动空中客车运行试点建设,无人机寄递物流实现全覆盖。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建设低空基础设施网络
1.建设完善地面起降设施。统筹规划建设适应低空飞行器起降、备降、停放、充电、运输及运营等需求的起降场,到2027年,建成30个直升机临时起降点,覆盖各乡镇及主要景区。(牵头单位:县应急管理局;责任单位:县文旅局、兴竹国投集团,相关乡镇人民政府)筹建1个大型无人机起降枢纽,建成17个乡镇无人机中型起降场(可与直升机临时起降点综合利用)、建成200个以上小型无人机起降点,覆盖各行政村及重点场所,形成多场景、多主体、有人机与无人机兼顾的起降点网络,满足有人机、无人机常态化运营需求。(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兴竹国投集团、县邮政公司,相关乡镇人民政府)
2.构建低空智能信息网络。以有人机、无人机各类应用场景需求为牵引,加快推动5G、北斗、卫星互联网、ADS-B(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雷达等技术融合应用,完善基站、通信、导航、气象和监测等相关低空配套设施建设。到2027年,初步建成覆盖全县的低空信息网。(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机场办、县科技和经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气象局)
3.建设低空飞行服务平台。根据全省飞行服务站布局规划,积极争取建设1个低空飞行服务站,与上级平台实现数据和服务对接,为低空飞行器用户提供空域与航线申请、飞行计划申报、飞行情报、气象保障、空中交通风险识别与预警、非法飞行器的识别与处置、飞行器及人员管理等服务。提升低空运行效率,保障低空公共安全秩序。(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机场办、县交通运输局)
4.完善通用机场配套设施。依托通用机场现有设施,建设满足机场运营业务发展需要和科普研学、航空培训、航空运动等运营团队生活需要的保障用房;加快建设仓储设施、航空科普设施、飞行营地设施等低空经济项目配套基础设施。(牵头单位:兴竹国投集团;责任单位:县机场办、县教育局、县应急管理局、县交通运输局,麻家渡镇人民政府)
(二)打造低空产业聚集区
5.培育发展低空制造业。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在竹山县建设涉及低空经济领域的实验室、研发中心,组建研发团队,开展多种类无人飞行器研发,并在竹山县建立生产基地。支持引进外载人航空器研发制造企业进驻竹山县发展。(牵头单位:县科技和经信局;责任单位:县机场办、县发改局)
6.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园。做好低空经济产业园用地保障,迅速启动产业园项目规划、报批、建设,形成集有人机和无人机研发、制造、测试以及应急仓储、物流配送、航空科普教育、航空运动、飞行体验于一体的低空经济产业园,加快形成低空经济特色产业集群。(牵头单位:兴竹国投集团;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机场办,麻家渡镇人民政府)
(三)大力培育“低空+”经济新业态
7.低空+科普研学。充分发挥通用机场稀缺性资源优势,鼓励科普研学企业大量引进实体飞机和航空模拟器,建设完善航空科普体验馆、生活保障设施及相关活动设施,打造航空科普研学基地,面向省内外学生群体、航空爱好者及社会大众,提供航空特色主题研学实践教育服务,并串联擂鼓镇梅塞德兰航空科普试验基地等县域内其他研学活动场所,打造精品航空研学旅游路线。申报争取国家、省、市级航空科普研学基地授牌,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航空科普实践基地。(牵头单位:县教育局;责任单位:兴竹国投集团、县文旅局、县机场办、县科协)
8.低空+体育运动。建设集航空运动、休闲旅游、航空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飞行营地,招引一批优质航空运动企业入驻,大力发展高空跳伞、滑翔伞、动力伞、热气球、运动飞机表演等航空运动项目,承接各类航空运动赛事训练,引进承办各类航空体育赛事和活动,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航空运动基地授牌。(牵头单位:县文旅局;责任单位:县机场办、兴竹国投集团)
9.低空+应急救援。利用竹山通用机场区位和空域优势,申报建设鄂西北航空应急救援基地,争取上级部门政策及资金支持,完善应急中心及仓库建设、应急飞机及应急设施配备,打造集指挥调度、物资储备、抢险救灾等于一体的航空应急救援基地,加快融入全省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加大低空飞行器在应急救援、消防救援、水上救援、应急通信、应急指挥、搜寻搜救、应急值守、医疗转运等领域的示范应用。(牵头单位:县应急管理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卫健局、县消防救援大队)
10.低空+短途客运。依托竹山通用机场,引进湖北楚天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等短途客运企业,探索发展固定航班和公务包机等短途客运飞行服务,以竹山为中心,开通竹山至武汉、恩施、宜昌等周边城市的短途客运航线,再逐步拓展至一二线主要城市,打通竹山通用机场至县域外运输机场、支线机场、通用机场的飞行渠道,实现“干支通 全网联”。(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县机场办,相关乡镇人民政府)
11.低空+旅游休闲。围绕我县旅游产业、绿松石产业发展布局,支持低空旅游运营企业依托桃花源街区、绿松石小镇、女娲山、武陵峡、梅花谷、九女峰、圣水湖等县内旅游资源及神农架、大九湖等周边知名旅游景点,开发低空旅游线路,培育低空旅游消费市场。2027年以前,至少开辟5条县域内或跨县域的低空旅游路线。(牵头单位:县文旅局;责任单位:县机场办,相关乡镇人民政府)
12.低空+物流运输。拓展以无人机为主的低空物流场景应用,加强与无人机运营企业合作,加快推进无人机寄递物流试点建设,2027年以前,实现无人机寄递物流全域覆盖。结合实际需求,开拓城区无人机快递市场,积极支持无人机在绿松石运输、茶叶及农特产品转运、医疗物品快速转运等多元化场景下的大范围应用。探索开通竹山至花湖机场、汉南机场等地的大型无人机货运航线。依托竹山通用机场建设低空物流集散中心,打造“支线物流+末端无人机接驳”的低空物流新场景。(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县科技和经信局、县机场办、县邮政公司)
13.低空+飞行培训。以竹山通用机场为平台,常态化开展驻场和转场飞行培训,大力发展专业航空飞行驾驶、航空运动类飞行、技能培训、资格考试认证等综合教育培训。积极引导支持飞行培训企业及相关飞行协会发展壮大,拓宽飞行培训范围,形成全面的飞行培训产业。支持无人机运营企业利用机场平台,开展无人机飞行测试、无人机飞手培训、无人机飞行执照培训等业务。(牵头单位:县机场办;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交通运输局)
14.低空+农林生产。大力推动有人机、无人机在农林病虫害防治、农药播撒、农作物监测、农资运送、森林火灾监测等场景下的应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林业生产、植保成本。对购置植保无人机从事植保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落实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
15.低空+巡查巡检。大力推动有人机、无人机在矿山巡查、水域保护、自然灾害监测、生态治理、安防巡查等公共服务领域开展创新应用。集中管理、集约利用县域内现有无人机资源开展巡查巡检作业,鼓励引导低空运营企业参与各类低空公共服务场景的开发和示范应用,探索建立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责任单位:县应急管理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水利和湖泊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公安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矿产资源管护发展中心、县消防救援大队)
(四)营造低空产业发展良好生态
16.强化低空经济人才培育。结合我县人才引进政策,精准引进、培育一批低空经济高端人才;鼓励支持低空经济企业创立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开设无人机飞手培训等相关课程,培养专业技术和应用型人才。(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教育局、县人才服务中心)
17.加大低空产业招商力度。以构建和壮大低空经济全产业链为目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有人机和无人机的研发、制造、测试及飞行服务、场景应用等全产业链招商引资活动。加强与低空经济头部企业对接力度,重点招引一批高质量低空经济企业来我县投资兴业,加速产业链的完善和产业集群的形成。(牵头单位:县机场办;责任单位:县招商服务中心、县科技和经信局、县交通运输局,相关镇人民政府)
18.加强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低空经济产业协调服务队伍建设,为低空经济产业的引进、落地、发展以及基础配套、空域管理、航线申报等提供“一站式”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推进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牵头单位:县机场办;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科技和经信局、县数据局、兴竹国投集团,相关镇人民政府)
三、组织实施
县低空经济发展专项工作机制全面统筹全县低空经济发展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突出问题;低空经济发展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有序推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各项工作。加强低空经济发展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增强县属国企在低空经济发展中的产业投融资能力,积极整合相关项目政策,推动低空产业项目落地。强化竹山通用机场净空保护及执法,加强对有人机和无人机的研发、生产、飞行和维修等活动的规范化管理,确保低空经济活动规范有序、安全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