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政策解读
“十四五”时期,竹山县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交通强省和交通强市目标任务,积极构建“两轴五纵四横”立体交通网:
“1”个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2”条轴线:竹房城镇带发展轴、堵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发展轴
“3”大转变:好不好、强不强、优不优
“4”个一流: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
“5”个重点:强基础、补短板、调结构、优服务、惠民生
“6”个交通: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智慧
“3”大感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大布局:56513、做优县城、做强三区、振兴全域
“1”个目标:经济倍增先行区、绿色发展示范县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市、县党代会精神,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着力突出“强基础、补短板、调结构、优服务、惠民生”五个重点,推进全县交通实现“好不好、强不强、优不优”三大转变,加快构建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智慧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奋力谱写新时代竹山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当好交通先行,为竹山县构建“做优县城、做强三区、振兴全域”、“56513”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经济倍增先行区、绿色发展示范县”提供坚强保障。
基本原则:
坚持提质增效,支撑引领。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瞄准国家、省、市重大战略实施需求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切实处理好速度和质量、增量和存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不断提高交通发展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产业布局、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融合。着眼于一盘棋整体谋划,统筹交通与城镇、人口、产业协同融合发展;统筹交通建设、养护、运营和管理各环节全面均衡发展;统筹综合交通各方式深度融合、无缝衔接、立体发展,不断增强交通整体性,构建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平衡协调发展新格局。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深化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交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破解交通发展深层次矛盾,推进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推动先进技术与交通行业的深度融合,使改革创新成为竹山交通发展的鲜明特征和强劲动力。
坚持绿色低碳,安全可靠。牢固树立和践行生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强化节能减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交通全面可持续发展。坚持把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放在首位,强化交通各领域、全过程的安全监管,全面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坚持服务民生,共享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交通服务属性,强调交通公平共享,不断提高交通运输供给能力、服务水平、覆盖范围,加快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使交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县人民,让人民群众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以建设“公、铁、航空、水协调发展,统筹并进”的综合交通,“服务群众、便捷出行”的民生交通,“信息通畅、管理规范”的智慧交通,“低碳环保、生态文明”的绿色交通,“质量优异、安全舒适”的平安交通“五个交通”为总体目标,打造区域内与经济转型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适应,更加注重质量效益、一体化融合、创新驱动,打造一流设施、技术、管理、服务,构建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基础设施便捷畅通、运输服务经济高效、科技信息先进适用、资源环境低碳绿色、安全应急充分可靠,形成“承东启西、连通中原、协调发展、有机衔接”的交通网络新格局,为全面推进“做优县城、做强三区、振兴全域”等发展战略,支持建设鄂西北“经济倍增先行区、绿色发展示范县”提供强有力交通基础保障。
具体目标:以加快高速公路、国省道、高等级航道、主要港口码头、物流园区以及客运枢纽等建设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通与武汉城市圈、重庆城市群、西安城市群和郑州城市群等周边4个省会城市群的快速综合运输通道,强化与十堰城区、重庆、襄阳、神农架林区、宜昌、安康等周边中心城市和相邻县市的交通联系,加快形成 1 小时出行交通圈,即竹山至周边县市 1小时高速通达、各乡镇至高速公路 1 小时到达,实现出行服务便捷化。重点推进县乡等级公路、旅游公路、通村公路、农村物流、乡镇客运站建设,加快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进程,提高交通网络的覆盖率和辐射能力,进一步优化综合运输结构和组织,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基本建成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公路:改造、完善G242、G346、S229、S317、S282、S281等国省道,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二级及以上比例达到100%,区域内60%乡镇通达一级公路。提档升级农村公路,提高通达深度和通行效率,100%县道达到三级路以上标准,100%乡道达到四级路以上标准。
——水运:加快“竹山港区”建设,使其成为堵河沿线功能、设施完备,规模最大的水上综合港区。建设竹山县官渡旅游渡运码头,积极研究上庸综合港项目为竹山县水上休闲、水上竞技、水上文化旅游奠定良好交通基础。
——客货运站场:建设擂鼓、竹坪、秦古、柳林、上庸等客运站项目,适时启动竹山中心站、双台高客站、溢水综合枢纽站建设。
——交通物流:2021年至2025年,积极研究建设2个交通物流项目。
——铁路:2021年至2025年,积极争取谋划合康高铁十堰至安康竹山段,全长约55公里。
——航空:2021年至2025年,建成竹山县通用机场,完善临空配套设施。
——智慧交通:2021年至2025年,新建竹山县交通综合管理信息化中心1个智慧交通项目。